首页

女王之家app

时间:2025-05-28 23:04:41 作者:一见·“小树苗”何以长成“参天大树”,总书记言传身教 浏览量:74168

  中新网上海7月30日电(范宇斌)30日,“相聚上海·携手未来”——2024中美青少年科学创新探索夏令营开营仪式在上海市普陀区半马苏河会客厅举行。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倪前龙、上海市青联主席邬斌、上海海外联谊会副总干事徐焕之、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普陀海外联谊会会长魏静等出席开营仪式。

  本次夏令营作为“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伙伴活动之一,旨在为中美青少年搭建一座促进心灵相通、增进互相理解的桥梁。来自美国的15名华裔青少年和中国的15名青少年将通过思想交流、国情考察、文化体验和深度互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长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

开营仪式。 范宇斌 摄

  魏静在致辞中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科学与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来自中美两国的青少年在这里相遇,怀揣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期待大家通过此次夏令营活动能够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不断追求卓越。普陀区将不断赋能青少年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浪潮,共赢美好未来。

授旗仪式。 范宇斌 摄

  来自上海的营员代表李昕和从小就对科技创新充满兴趣,很期待在夏令营中参观科技企业和博物馆,体验高科技的神奇。“我也期待和美国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完成科学项目。相信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火花。”李昕和表示,“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科学的魅力是无国界的,我们一定能成为好朋友,共同进步。同时,我也期待了解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自美国的营员代表Evan Huang表示,中美青少年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重要。“我出生在美国,了解自己的‘根’,对我来说很重要。同时,我也要分享美国的文化,只有相互了解,中美两国才能共同发展。在中国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我希望充分利用这次大开眼界的机会,探索新的兴趣,结交新的朋友。”

中美青少年合唱《一起向未来》。 范宇斌 摄

  开营仪式上,上海市政府侨办、上海市科协、上海市青联为夏令营科创赛事的评委颁发聘书,为参访单位、支持单位颁发荣誉证书。普陀区政府侨办、普陀区科协、普陀区青联为营员们送上生活包。全体营员与志愿者合唱《一起向未来》,用歌声传递能量,让友谊见证梦想。

  据悉,为期10天的夏令营期间,中美青少年将参观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上海汽车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触摸华夏底蕴;参访大飞机产业园、汽车企业等,感受科技魅力;走进古典园林,体验非遗缫丝扇制作,了解中国文化;开展对话院士专家、“超级大富翁”中美青少年财商PK、中美科学创新团队友谊赛和“我眼中的上海”主题摄影作品分享等活动。

  本次夏令营由上海市政府侨办、上海市科协、上海市青联指导,普陀区政府侨办、普陀区科协、普陀区青联主办,上海市普陀华狮科学创新发展中心承办。(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华社权威速览 | 关于中美关系、中国经济,习近平主席最新论述

也就是说,当前一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有的学校还没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服务欠缺;二是有的学校虽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心理咨询服务难以做到个性化,服务覆盖所有学生,心理咨询室往往被动地等待学生来咨询。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而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来说,就是很大的问题——他们有心理问题,但多数时候并不会主动寻求咨询、救助。

习近平会见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

4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布调查测试结果显示,2023年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得分为84.3分,较2022年上升0.9分。2023年快递服务满意度监测对象包括9家快递服务品牌,调查范围覆盖50个城市,采用在线调查等方式,由2023年使用快递服务的用户对受理、揽收、投递、售后和信息5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共获得有效样本17.5万个。

百余件广珐琅器亮相湖北省博物馆 展“东方美学”

历史的流转让奉国寺屡历险境,却奇迹般地保留了它不朽的传奇。在元朝灭金的战争中,上千座古寺遭破坏,奉国寺避开战火而独存,且多次在大规模地震中无恙。对此,于凤雷解释道,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与结构性能而著称于世,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采用榫卯结构,大雄殿即如此。

德国智能制造企业组团赴渝考察 签署多个协议深化合作

孟连县1954年、2023年的数据统计显示,该县1954年的生产总值仅225万元,到2023年达60.3亿元;工业总产值从3万元增长到14.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从5万元增长到2.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5元增长到1518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154元增长到32709元。

省级党委书记节后调研第一站,都去了哪儿?

  记者:马来西亚华语的这些特点,是否也展现出马来西亚华人将本民族文化和在地文化相结合,落地生根的历程?这对如今的文明交流和文明互鉴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